首页

惠奈

时间:2024-05-06 09:26:38 作者:时政Vlog丨五星红旗飘扬,法国开启欢迎模式 浏览量:98333

  中新网贵州石阡4月9日电 (田政 向倩 黎祖艳)时下正值春茶采摘期,走进“中国苔茶之乡”贵州石阡县茶产业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大数据平台监测龙塘镇五万亩核心区茶园的温度、湿度、病虫害等情况,及时掌握茶园生长状态,并实现茶叶生产全程可监控、可溯源。

图为贵州石阡茶园。田政 摄

  “通过石阡苔茶大数据云平台的数据分析,现在龙塘核心区的五万亩茶园已进入最佳采摘期,要通知茶叶企业组织劳动力进行茶青的采摘。”石阡县农业农村局茶产业发展中心工作人员吴叶青说,当地茶企接到通知后,立马会组织茶农们采摘茶青,农户们主要采摘的是价值最高的单芽,由于采摘期短,若不及时下树,价值将大大降低。

图为贵州石阡苔茶大数据云平台。田政 摄

  贵州祥华生态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饶登祥介绍说,采摘期只有10天左右,过了这几天,茶叶品质和价值都会下降,所以这几天要抓紧时间把单芽采下来,提高企业收入也提高老百姓的收入。

  石阡苔茶是石阡县当地茶农长期栽培选育形成的一个地方茶叶品种,母树属古茶树系列。因其苔粗、芽状、节间长,且随着气温升高茶芽叶会变成紫色,又称苔紫茶。早在唐代,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紫者上,绿者次”。

  苔茶是石阡的特色生态产业,石阡作为贵州茶叶大县,近年来灵活运用大数据平台,科学种植管护,提高产品质量,研发新品种,实现数字赋能茶产业提质增效。

图为贵州石阡茶园远程灌溉。田政 摄

  在一处茶园里,农艺师在手机上,通过大数据云平台监测到该茶园温度较高,湿度较低,便用手机端进行远程灌溉,几秒钟就完成了操作。

图为贵州石阡茶园里的多功能气象站。田政 摄

  “这个多功能气象站,可实时收集茶园的温度、湿度、降雨量、风力等气象资料,并实时更新上传到石阡苔茶大数据云平台上。”石阡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农艺师王枫说。

  大数据云平台运营让石阡苔茶生产材料成本缩减20%,人力成本缩减25%,企业增收可达15%左右。在大数据的助力下,为进一步加强石阡苔茶品牌建设和市场竞争力,石阡县茶产业发展中心还联合贵州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建立了石阡苔茶新品研发基地,进行繁育选优,已完成5个优良品种的选育。

图为贵州石阡选育的茶树。田政 摄

  目前,石阡已建设茶园面积43.6万亩,投产茶园33.85万亩。2024年预计全年茶叶总产量可达2.96万吨,茶叶总产值32.37亿元。(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珠峰开通首个5G-A基站

来到位于太仓市的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在健雄—莱茵科斯特工业4.0教学工厂内,5名穿着工装的大学生正在操作电气自动化培训设备,一旁的老师在电脑系统里对学生的编程训练进行技术指导。该中心是学院与德国莱茵科斯特公司共建的培训中心,学生在这里接受两年“双元制”职业教育后,前往太仓德企实习一年,毕业后可以直接上岗。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周晓刚介绍:“多年来,太仓与德企合作开展‘双元制’人才培养,为尖端制造业输送技术人才,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春走基层)广西武警军营红火闹元宵 别样味道别样情

对此,吴谦表示,在中菲南海问题上,我们多次表明了严正立场,那就是反对外部介入、反对侵权挑衅、主张妥处分歧,同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一切准备,坚定捍卫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人民网评: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

茶园内,村民白玛次登和爱人正在采茶,动作娴熟快速,因长时间在雨中采茶,手指被泡得有些发白。他说:“春茶价格最好,今年茶青收购价格比去年高10多元(人民币,下同)每斤,所以下雨也不耽误村里人采摘。”

美国港口:对中国造起重机很放心

据介绍,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位于珠海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毗邻横琴新区,距港珠澳大桥落脚点仅5分钟车程,是珠海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大湾区“新地标”。

两会同期声 | 科教兴国引发热议 代表为教育强国建设建言献策

随后,北京市西城区、广州市、济南市、成都市温江区、太仓市、郑州航空港区等地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进行了城市和招商政策介绍,并邀请德国企业到当地开展投资促进等合作。

相关资讯
重庆垫江协议引资近70亿元 打造西部智能阀门产业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并强调:“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编者在第二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中,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并以大量的史料对此加以说明,指出在“中国历史上,既有漫长的统一时期,也有时间不短的分裂时期。统一时期,族群大融合固然不断走向深化;分裂时期,族群大融合也从未停止,甚至范围更广。每一次分裂后的重新统一,总能在更广的基础上进行更深的融合。伴随着从秦汉至明清的古代大一统国家的演进,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在更深与更广的不断交替中发展前行”。此外,《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指出,共同性的增多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特征。这些共同性包括政治共同性、经济共同性、文化共同性和社会共同性等。中国历史上各族群互动频繁,迁徙不息,其结果一方面是导致各族群之间相互融合,另一方面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形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的整体。中华民族5000年的民族发展史,其中重要的一种大趋势就是由松散到紧密、由可分到不可分、由多元到一体的不断交融的过程。每一轮的族群大互动、大融合,并不是简单重复,而是螺旋形的上升。每一次大融合过后,中华民族的结构越来越紧密,民族关系越来越和谐,文化的共同性越来越多,中华民族的整体文明素质越来越高。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