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踩踏调教丝袜

时间:2024-05-03 17:31:18 作者:安徽侨乡特色咖啡飘香 民宿一房难求 浏览量:25634

  读懂中国需要历史眼光(学术随笔)

  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提供了科学方法,为用历史眼光读懂中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指明了努力方向。

  研究世界中国学,重在不断深化对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以全球视野形成对中华文明和中国道路的整体性观照,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丰富发展,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历史是现实的源头,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用历史眼光认识和理解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的关系,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中理解中华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这无疑是深化和拓展世界中国学研究的重要路径。

  历史中国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文明标识。辉煌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提供了融入血脉的文化根基,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方方面面。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都在当代中国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彰显。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交流互鉴中吸收借鉴其他文明有益成果,以此推动自身的不断丰富、发展和跃升。比如,佛教传入中国后,经本土化改造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这种包容性特征,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都得到发扬光大。

  深化世界中国学研究,一项重要任务在于增进国际社会对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了解,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研究范式和学理支撑。研究和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要看。因为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一脉相承、不可割裂,脱离了中国的历史,脱离了中国的文化,脱离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脱离了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正确认识中国就无从谈起。这种整体的、历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于深化世界中国学研究是十分紧要的,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但又恰恰是一些学者特别是国外学者所忽视和欠缺的。比如,国外一些学者,往往习惯于套用西方政治学中的“民族国家”概念范畴来研究中国的历史和实际,因而就难以形成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和现实的全面、准确认知。一些从事当代中国研究的外国学者习惯于机械照搬西方标准研究中国问题,凭借单一方面的数字指标来评价中国发展全貌。这样的研究难免以偏概全,脱离中国实际,其论据、论点往往站不住,总是被实践证伪,自然也就难以得到学界公认。

  无论中国学者还是外国学者,无论从事历史中国研究还是进行当代中国研究,在深化世界中国学研究中,都应以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的历史传承性和内在统一性为基点,脱离历史看中国或者脱离实际看中国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只有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读懂历史中国和当代中国,在人类文明长河中认识和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基、历史必然和世界意义,才能得出经得起检验、被学界认可的研究成果,才能形成正确的中国观,当好沟通中外文明的使者,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贡献。

  (张西平 作者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人民日报) 【编辑:苏亦瑜】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人民网评:全面提升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水平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团11日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如果联合国安理会谴责以色列此前对伊朗驻叙利亚大使馆的袭击,并将肇事者绳之以法,伊朗或不必惩罚以色列。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支援部队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习近平向信息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

为何开发北大荒?种地,打粮。种地是生产粮食的决定性环节,拆解来看,“种”和“地”又是决定性的因素。首要是解决“地”的问题,先开荒拓土,扩大面积;再解决“种”的问题,种什么、如何种、怎样种好。

广东创新“变废为宝” 谱写无废乐章

会上有记者问:台立法机构负责人韩国瑜清明期间在脸书发文表达慎终追远之情。因文中提及“清明扫墓祭祖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台湾地区”等表述,遭绿营攻击“附和大陆”。对此有何评论?

中国阳江核电站年度上网电量首破500亿度

“汉服展演不仅是展出服装,更是展示礼仪和文化。”活动期间,毛朝熙展示一套宋代婚服,“我们还原不同朝代婚服对应的婚礼流程,从服饰变换中展现中国古代婚俗、礼仪的流变。”

经济热点部长谈丨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中新经纬9月28日电 (熊思怡)截至9月27日,全国已有六省份发布2023年企业工资指导线。2023年走过大半,你涨工资了吗?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