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贵州叶子女王视频

时间:2024-05-02 16:24:23 作者:全国劳模孙峰:脚踏技术实地 仰望创新星空 浏览量:66309

  中新社肇庆9月6日电 题:台湾教师黄崇辅:从两岸融合发展的受益者到推动者

  中新社记者 蔡敏婕

  从两岸融合发展的受益者到推动者,5年来,台湾教师黄崇辅在大陆三尺讲台发光发热。

  2018年,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工程科技研究所毕业的黄崇辅,在导师和家人支持下,跨越近1200公里前来广东肇庆,成为肇庆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教师。

今年6月底,台湾教师黄崇辅在肇庆学院给学生上课。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我们学校分工明确,我在这里可以专心教书育人,求索科研。”黄崇辅近日接受采访时说,“我打算扎根肇庆,这里气候环境都不错,而且离台湾比较近,希望晋升教授后,能与家人在这里工作到退休。”

  助力城市循环发展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肇庆水能、光能、风能等资源充足,发展绿色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该市不断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能源基地。

  与肇庆这座城市发展目标相对应的是,黄崇辅也在循环能源领域收获不少成就,包括在海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在国际发明展获多项专利及奖项。

  近年来,黄崇辅在肇庆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助力城市绿色循环发展,工作从三尺讲台延伸至更大舞台。

今年6月底,台湾教师黄崇辅(右)在肇庆学院指导学生做实验。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目前他主持两个横向项目,主要是面向企业资源化处理的研究。“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过往我们会采用传统直接填埋或者焚烧方式处置污泥,这样粗放式的处置方式不仅会污染环境,还浪费资源。”在黄崇辅看来,污泥并非一无是处,“我们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完毕后拿去植树或者种植观赏类植物,促进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实现污泥源头减量”。

  如今,肇庆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减污降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在资源再利用方面,在多方支持下,尤其像锂电池制造或者是像电动车制造企业,会自觉进行资源优化。与此同时,民众环保意识也逐渐提高,例如会用行动支持垃圾分类。”黄崇辅说。

  最幸运的是遇见妻子

  黄崇辅在肇庆的教学事业蒸蒸日上,与大陆教师相处融洽,还迎来了属于他的爱情。“来到大陆生活最‘赚’的一点是遇到了妻子,组建家庭。”他直言:“这是最幸福的一点,也是最大的感受。”

近期,台湾教师黄崇辅在广东肇庆接受采访。 中新社记者 陈骥旻 摄

  肇庆学院会定期联合周边学校举办单身青年联谊活动,吸引单身青年参加。“我在活动上认识了我妻子,她温柔体贴,也很聪明。”黄崇辅说。

  在双方家人的祝福下,黄崇辅与妻子成为家中第二个“两岸婚姻组合”。“我弟弟在我的影响下,也来到大陆工作并成婚,父母都非常赞同。”

  盼台青在大陆筑梦

  “我认为两岸青年可以通过夏令营等活动开展短期交换,真正接触和体验两地生活。”黄崇辅说,在大陆生活和工作的台湾青年分布在各行各业,有开面包店、卖咖啡、卖楼房的,还有从事养殖业或者种植业的。他建议台湾青年在大陆每个省份都走一走,感受各地风情的同时,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机会。

  随着各项惠台政策的落实,黄崇辅发现有挺多台湾青年想到大陆发展,但不太了解具体途径。“我会给学弟学妹们讲大陆学校的招聘信息和政策,他们也很感兴趣。我认为可以加大在这方面的宣传,让台湾青年在大陆找到筑梦舞台。”他说。(完)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印尼当选总统普拉博沃会见王毅

闽宁镇从昔日的荒沙滩变成塞上绿洲,菌草也从这里出发,到黄河两岸,到大山深处。在西海固的黄土地,菌草成为当地保持水土的利器,发展养殖业的压舱石;在石嘴山的盐碱地,菌草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正酣,将把菌草价值拓展到“以草代煤”“以草代粮”等更多领域……经过多年选育、创新,其功能也从最初的种菇,拓展到菌草饲料、菌物肥料、菌草生物质能源开发等方面。

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谋划

赛事结合西望山特有的地形、气候和文化等特色,将自然美景与体育运动相结合。本届赛事进一步优化赛道设置——赛道是一条集赏花、寻幽、访古、健身为一体的越野跑体验线路,串联起西望山八大景二十四小景,让跑友充分领略西望山的自然风光、花海春景、人文遗迹和乡村风情。

首夺冬运会金牌!苏翊鸣:我还是喜欢单板滑雪的小孩子

杨朝明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乐于向世界“秀”出中华文化。“未来,我们要继续弘扬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提升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水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完)

【新春纪事】浙江:科技特派员的“喜羊羊”老友记

阳光穿过云层洒在湖面,海菜花花开正盛,犹如繁星点点。湖面的花、水里的草、草间嬉戏的鱼虾,吸引了不少水鸟,也吸引着游客连连拍照。

上海“曼巴”援青记:在果洛高原构建前列腺疾病诊疗体系

成都市商务局总经济师周立志称,成都坚持守正创新、开放包容,持续推动美食文化的传承创新,拥有历史超过50年的“中华老字号”餐饮品牌18个,一批餐饮企业“走出去”步伐迈得稳固,提升了成都美食的知名度,同时成都全力促进美食产业做优做强,将创意农业、创意旅游、创意设计融入美食,依托产业创新充分延伸美食产业链。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