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色妖姬女王马眼篇

时间:2024-05-06 08:47:45 作者: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浏览量:23183

  【科教文卫】“洋学生”刘黄河的豫剧初体验

  中新社开封2月24日电 题:“洋学生”刘黄河的豫剧初体验

  中新社记者 阚力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今年寒假假期,选择留在古都开封度假的留学生刘黄河(Capriaty),一有空就会练习豫剧经典剧目《花木兰》选段。

  “我想成为一名‘中国通’。”在来中国之前,今年22岁的刘黄河看过不少中国影视剧,由此喜欢上了中国文化,并决定赴中国留学。

  2023年9月,她从马达加斯加来到位于河南开封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求学,并取了中文名字刘黄河。

  一踏入古都开封,刘黄河就被厚重的中原文化所折服,特别是对豫剧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发感兴趣。起源于河南的豫剧是中国第一大地方戏剧种,被西方观众赞为“东方咏叹调”。

1月5日,河南郑州,刘黄河(左二)在“ 豫剧人李树建入驻上海豫园”启动仪式暨媒体见面会上演出。苏恒 摄

  “豫剧太有挑战性了。”入学三月后的2023年12月,她又拜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豫剧院名誉院长李树建为师,成为李树建门下的第九名“洋弟子”。今年1月,她还与师父李树建赴上海同台演绎了豫剧经典剧目《大登殿》。

  为学好豫剧,刘黄河相当努力。初学时,刘黄河先从理解河南方言和剧目背景开始,有了一定基础后,她便开始练习发音和唱腔。

  刘黄河最喜欢唱《花木兰》,“我知道花木兰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女将军,我也想像花木兰一样优秀,女子也能撑起半边天”。

  “我给你们唱一段吧。”说着,她站起身摆好姿势、手势,唱了起来。但见她眼如铜铃、腰杆笔直,表情随唱腔不断变换,有板有眼,气势丝毫不输豫剧专业演员。她告诉记者,虽然学习豫剧仅仅3个月,会唱得剧目也不太多,但会一直努力学下去,“我会争取更多的登台表演机会,让更多留学生知道豫剧、喜欢豫剧”。

2月5日,河南开封,刘黄河向记者展示豫剧表演。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

  近年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豫剧、书法等课堂,让更多留学生有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这也让刘黄河颇受裨益。

  除了学习豫剧,书法课也是刘黄河的必修课。研墨、着笔、临帖……在书法老师指导下,刘黄河现场挥笔写下自己的名字,并向记者展示。在她宿舍的书桌前,贴满了中英文对照的词汇便签,“毛笔字我还写得不太好,硬笔字还凑合吧”。

  为了早点成为“中国通”,刘黄河还会买一些常见的肉和蔬菜,尝试做一些接近中国口味的饭菜。她告诉记者,目前,她已经会炒菜、炒米饭,也会做汤面,“我和妹妹住在同一间宿舍,都是我给她做饭吃”。

  “俺爱中国,河南真‘中’!”采访接近尾声时,刘黄河说出了一句拗口的河南方言,“我不仅要把中文学好,还想学会河南话,唱好豫剧,唱给家乡的人听”。(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制造冲击美国市场?美国人民怎么看?

跟随镜头,我们来到了江苏海安市雅周镇,眼下,这里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广阔的沃野上,油菜花次第开放,簇簇相拥,层层叠叠,宛如一幅金色的田园画卷,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今年,雅周镇油菜规模种植面积2000多亩,通过采用油菜毯苗机械化移栽技术,大幅提升移栽作业效率,让油菜种植降本增效。目前,这里的油菜花长势喜人,为水乡新农村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人社部启动职引未来——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

硬件如无障碍通道、绿色通道,便于老年人识别的标志标识等,这都是我们需要改善的地方。针对老年病科室地点的选择,要缩短诊室与检查、化验及治疗科室的距离,尽最大努力实现“一站式就诊”。

浙江东阳春茶“乌牛早”开采

在医工转化上,张来武认为,要靠科技创新与生态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解决数字化,如果说未来的医疗跟BT/IT不结合,跟大模型、专业模型不结合,那将难以体现优势所在。

民族团结杂志社党委书记、社长张庆安,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丁希松,民族团结杂志社副社长、副总编辑邵彬,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艳丽等出席活动,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主任王薇主持结项仪式。公益活动发起单位、北京市民宗委和各区民宗办、北京各民族村和全家福拍摄家庭代表及志愿者等30余人参加活动。

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 山西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持续加码

下一步,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谣言突出问题,聚焦网络谣言多发高发重点领域,研究采取针对性举措,坚持以打开路、以打促治、以打促管,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协作配合,积极推动网络舆论生态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坚决遏制网络谣言高发势头,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