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玫瑰女王sm迅雷链接

时间:2024-05-02 17:42:28 作者:美联储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符合市场预期 浏览量:76102

  中新网南京9月12日电(记者 朱晓颖)湖光山色映镜像,万树深绿出浅黄。正值初秋,来自长三角的20余名摄影师及旅拍达人齐聚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以镜头发现秋意,以光影聚焦“极美秋牛首”。

牛首山美景。方东旭 摄

  日前,由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中国新闻图片网主办,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江苏分公司、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承办的“美丽中国·发现四季极美牛首”主题影像大赛举行,面向全国组织、征集有关“春夏秋冬”牛首山的四季摄影和短视频作品。自大赛平台启用以来,截至8月底,已累计约3000人次在平台参赛投票。

游客摸牛头祈福。王跃武 摄

  牛首山位于南京城南郊江宁境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原有废旧矿坑有效利用,荒郊公园华丽“蝶变”,已成为南京城市新名片和江苏文旅新地标。2023年以来,到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参观的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约500万人次。

  爱好纪实摄影的中国新闻图片网签约摄影师陶晓峰表示,平时,他喜欢将手中的镜头对准人,有人、有故事的摄影作品才有生命力。“牛首山是南京知名的旅游景点,游客如织。有很多年轻人穿着汉服,在水池边、走廊里拍照、录视频或直播。金陵小城的汉服、古筝表演,也吸引了众多游客观看。我对抓拍到的这组人物照片比较满意。”

小朋友感受传统文化。冒至成 摄

  中国新闻图片网签约摄影师王跃武是航拍爱好者,已将紫金山、玄武湖、长江大桥、紫峰大厦等南京地标拍了个遍。此次他航拍牛首山,聚焦从山底到山顶的景色,“镜头对准之处,都体现出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爱好山水、风景摄影的江苏自媒体联盟副理事长、网络大V王君参加了此次秋季主题影像大赛。在此之前,他跑遍了全国各地风景名胜,作品众多。“摄影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里山峦苍翠,水明如镜,建筑宏伟,处处体现着牛首山之美。”

金陵小城夜景。赵至俭 摄

  以风景、民俗为主要拍摄题材的旅游博主、旅拍达人刘小勇表示,当他走进金陵小城,感觉到这里集风雅艺术、山林之幽为一体,重现了金陵雅韵盛景。“行走在金陵小城,有种穿越历史、梦回六朝的既视感,建筑檐顶独特的蓝绿色瓦片尤为‘出片’。”

  据了解,“美丽中国·发现四季极美牛首”主题影像大赛征稿时间为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征稿结束后,专家联合评审团将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颁奖等。优秀参赛作品将进行线下展览,并在中国新闻图片网等平台进行集中展示。(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古乐觅知音 香港与内地国乐名家同台演奏

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是开展有组织培养、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四梁八柱。近年来,我国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学科专业设置和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完善,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回应性更强。但与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今后,高校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知识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需要,做好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工作。同时,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建立高水平学科交叉平台,组建交叉学科群和强有力的科研攻关团队,加强学科之间协同创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日双向客流将达50万 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交通枢纽2025年投用

“孙主任,轨距水平等几何尺寸良好”“经探伤检测,焊缝无伤损,焊接质量合格”对讲机里传来质量检测组和探伤人员的检查报告。孙盟擦了擦被雨水打湿的眼镜,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国防部:中国军队将承办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第七届亚洲会议

伍岳表示,之所以看中流下村,是这里的老民房大多使用“石头间”的结构,即使后期重建、修葺,也保留了部分的石头作为基础的特有建筑风格。据流下村年长的村民介绍,流下村的房子,是村民就地取材,手工开采石块建房,很多村民建了新房后,很多空下来的“石头间”一直被保留至今,一眼望去,充满了年代感。

香港特首李家超将赴京列席全国人大会议开幕会

4月30日,四川遂宁,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当日,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简称“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

国防部:中方不会在南海问题上任菲胡来

林西强表示,神舟十八号乘组将开展90余项试(实)验,比如实施国内首次在轨水生生态研究项目,以斑马鱼和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在轨建立稳定运行的空间自循环水生生态系统,实现中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此外,乘组还将实施国际上首次植物茎尖干细胞功能在轨研究,揭示植物进化对重力的适应机制,为后续定向设计适应太空环境的空间作物提供理论支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