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足奴调教视频

时间:2024-05-07 11:39:02 作者:(寻味中华 | 文博)元代蓝莲盏:比金杯银盏更珍稀 浏览量:26236

  原标题:总书记在这里说文化传承发展·河南安阳殷墟

  在安阳,学习理解中华文明

  三千年钟灵毓秀,洹河畔人杰地灵,古都安阳令人心驰神往。

  “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殷墟考察,为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作指明方向。

  还原全面鲜活的商代文明

  一片甲骨惊天下。1899年,甲骨文首次在安阳市小屯村被发现,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安阳,地处晋、冀、豫三省的交汇处,境内古迹众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也是《周易》的发源地;这里有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原称“司母戊鼎”)也从这里出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殷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发展的缩影,是中国所有古遗址中发掘时间最长、积累经验最丰富的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

  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总书记看得十分仔细,提的问题非常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当时负责讲解,习近平总书记对殷墟的详尽了解,令他印象深刻,“总书记来到殷墟考察给了我们考古工作者强烈的信心,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守护好中华文脉,考古工作者大有可为。”

  1928年,中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在殷墟进行科学考古发掘,拉开中国现代考古学序幕。一代代考古人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从甲骨文、青铜器、古车马等一件件文物中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勾勒文明发展脉络。

  牢记殷殷嘱托,殷墟考古成果丰硕。今年3月,“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已是殷墟第三次获得该项荣誉。

  近年来,在考古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考古工作者在殷墟王陵区、小屯宫殿宗庙区、洹北手工业作坊区和传统殷墟周边区域不断有新发现,相关研究与甲骨文所记录的“大邑商”逐步印证,进一步揭示、呈现、还原出全面鲜活的商代文明。

  着力构建殷墟大保护格局

  晨光微露。

  挎上水壶,带上遮阳帽,殷都区铁西路街道办事处平原社区文保专职干部张鑫开始一天巡查工作。平原社区位于殷墟保护区内,张鑫每天对重点区域进行两次巡查,遇有突发问题及时上报。

  来到平原社区郭家庄,他发现有施工队正在动土施工,铺设管道。张鑫拿出手机,拍摄照片,打开“守护殷墟”软件,将情况实时上传,系统第一时间将问题转办给属地有关部门进行核查。“保护区内,动土必报。”张鑫说。

  殷墟管委会将辖区内66个村庄划分为178个四级网格,组建由巡防队员、村(社区)干部在内的360余名殷墟文物安全守护人,不断织牢织密殷墟安全防护网。

  步入安阳殷墟技防监控中心,2650个高清摄像头24小时运转,对29.47平方公里的殷墟遗址保护区实施全天候无死角监控。

  “保护好殷墟就是守护中华文明根脉。我们要不断加强依法保护力度,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殷墟大保护格局。”殷墟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邓兴华介绍,2021年7月,新修订的《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条例》审议通过,殷墟保护实现有法可依。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安阳市加强对现有甲骨文等馆藏文物的整理和保护,加大收藏保护力度,发挥科技优势,探索现代化文物保护路径,通过建立数字化全信息数据模型,赋予文物永恒的“生命”,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2019年,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打造的“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正式发布。“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是世界上现有的资料最齐全、最权威的甲骨文数据平台,为甲骨学研究提供大数据支持,破解甲骨文研究资料获取难的问题。截至目前,“殷契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共收录甲骨文著作152部、甲骨文图像234662幅、甲骨文文献3369篇。

  增强沉浸体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烈日炎炎,殷墟景区研学营地,响亮的朗读声传得很远。安阳市灯塔路小学50余名小学生正在殷墟开展研学,他们齐声诵读诗经《商颂·殷武》,现场感受殷商文明。不一会儿,他们又走进考古区,戴上手套、拿起探铲,体验考古的乐趣。

  殷墟首个虚拟代言人形象发布,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亚长”牛尊,化身热情、开朗,充满正能量的卡通形象与游客正式见面;去年冬天,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和汉字公园正式对外开放,甲骨文盲盒、雪糕等系列文创产品成为爆款;“中华字都”安阳国际文创设计大赛正式启动,推出一批汉字文化创意产品,建设一批汉字研学营地和基地……

  多措并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让殷墟文化活起来、用起来,传统文化的魅力直抵人心。

  沿洹河向西,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对岸,一尊“宝鼎”破土而出,赫然矗立,新建殷墟博物馆正在紧张施工。

  “新建殷墟博物馆将在展示方式上注重透物见人见事,注重多元融合呈现,注重凸显故事趣味,注重增强沉浸体验。”殷墟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赵清荣说,多维传播殷商文明,建设世界一流博物馆。

  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作,安阳市加快推动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启动实施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全方位展示殷墟90多年的考古成果和殷商文明发展高度,成为世界一流的考古遗址公园和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中国文字博物馆续建工程及汉字公园、殷墟考古文旅小镇一期、红旗渠精神营地建成投用,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如期开放,形成一批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地标。

  “我们全面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抢抓加强殷墟遗址保护的重大机遇,做强安阳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国际甲骨文和商文明研究高地。”安阳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人民日报客户端 王者 张贺

  策划:张毅 田丽

  统筹:刘维涛 张贺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黑龙江“超级黄金周”人气旺 边境游提升“含金量”

施乾平还关注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便捷支付服务的议题,他建议通过提供多种支付途径、加大力度推广移动支付、提供多语种服务等方式,解决外籍来华人员在支付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升支付体验。

中国五部门:到2027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3%以上

到1956年底,新中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的任务,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始终秉持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慎重缓进”原则,条件不成熟,不进行改革;一个条件成熟了,其他条件不成熟,也不进行重大的改革。在这种思路下,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有藏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逐步推进社会改革,并于1958年基本完成,最广大人民翻身得解放,最终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社会经济也迅速得到发展。

库克称苹果头显产品年内中国上市

此外,上海市消保委方面表示,以环保名义收取的包装费实际上是对“禁塑令”的扭曲。一些商家以环保为名,对包装袋、包装盒等进行额外收费,这不仅未能有效减少外卖包装的使用,反而因为外卖包装成了一个新的利润来源,导致其使用量不减反增。这种做法背离了环保的初衷,也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

青海法院:聚焦公正与效率 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

王贵强表示,不论是流感、新冠病毒还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一般成年人感染后实际症状都较轻,但老年人和基础病患者人群抵抗力相对较差,是发展为肺炎和重症的高风险人群。这些感染容易破坏脆弱人群的上呼吸道免疫屏障,继发一些细菌感染,从而导致病情恶化。

荷兰鹿特丹侨胞“母女档”添彩中国年

在城市节水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将节水要求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用水效率。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胡子健介绍,全国共建成了11批145个国家节水型城市,在116个城市开展再生水利用相关试点,全国城市每年再生水利用量约180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9%。2015年以来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90个城市开展试点示范。

相关资讯
“氢”装上阵、未来可期 我国氢能产业应用加速落地

2023年以来中国吸引外资数据出现了一定波动,在国新办4月19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负责人吉小枫表示,从全球跨国投资整体情况看,从各个经济体情况看,FDI((外商直接投资))波动是正常现象。对中国吸引外资的形势要全面分析,不仅要看引资规模的变化,更要看到引资结构的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吉小枫指出,首先,看引资规模的变化。2024年一季度,中国吸引外资规模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中国引资规模达到季度引资历史最高水平,2024年一季度同比有所下降,确实有受高基数影响因素。此外,2024年一季度,中国新设外资企业达到1.2万家,同比增长20.7%,延续了去年以来新设企业增长较快的态势。外商投资从项目签约、注册公司到建成投产通常会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外资会随着项目建设的进度持续到资,因此数据出现波动也是比较常见的。第二,看引资结构的优化。2024年一季度,中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达到810.6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引资达到377.6亿元,部分先进制造领域引资增长也是比较快的,充分显示出中国引资结构的持续优化。(李佳励)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