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王踩踏社区在线播放

时间:2024-05-02 19:37:24 作者:“五一”假期吉林人气旺:活动不断 博物馆开“夜场” 浏览量:61150

  中新网长白山3月30日电 (高龙安)3384部红外相机遍布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内,时刻等待野生动物的“光临”。

  视频里,一只紫貂悄然闯入画面,面对镜头好奇地打量。

  长白山自然保护管理中心宣教科负责人张荣杰说,类似的视频资料还有很多,夜间觅食的赤狐、蹭树止痒的黑熊、结队出行的野猪,以及猞猁、貉、狗獾……

  近日,长白山地质公园正式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2019年4月3日,吉林长白山被白雪覆盖。(资料图)卓永生 摄

  关于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新闻公报中这样描述:长白山是数百万年来保存最完好的复合型火山之一,完整记录了火山形成的全过程,为研究火山形成机制创造了条件。长白山顶的天池是东北亚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火山口湖,景色美不胜收。

  据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不仅保护地质遗产,也强调地质遗产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之间的相互关联。

  长白山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有1200余种,它们已在这里栖息繁衍了千百年。

  张荣杰表示,野生动物种群需要保持稳定,并不是越多越好,保持生态平衡才是最佳的状态,因此收集和记录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是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他们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瞭望台和地面人员巡视等,实现长白山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火险预警、森林病虫害防控等。

3月29日,游客在长白山地质公园博物馆拍摄植物标本墙。 高龙安 摄

  长白山地质公园博物馆内,一件巨大的黄花落叶松年轮标本引起参观者的注意,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工程师贾翔抚摸着密密的年轮说,这株树木生长于1758年,在长白山活了200多年。

  贾翔于2016年来到长白山从事植物研究工作,对当地的一草一木有着特殊的情感。长白山藏有许多珍稀植物,这些年,他多次参与野生植物普查,整理出丰富的研究资料。

  博物馆内陈列众多,贾翔看向一件对开蕨标本回忆,7年前研究团队为寻找这种植物走遍长白山,仅发现38处,如今已有万余株;他又指向长白松实物图,这是长白山特有树种,地理分布极为狭窄,已发现的每一株都有记录……在他眼中,这些植物十分珍贵,希望更多人能够看到它们、了解它们、保护它们。

  三月底的长白山仍覆盖着白雪,土壤里常会发现满是小孔的浮岩,这是一种火山碎屑物。

  长白山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遗留下了丰富的火山地质遗迹,包括熔岩台地、破火山口、火山碎屑流峡谷等,这些独特景观和地质遗迹给世人带来无数发现和震撼。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潘波表示,长白山在全球科学界受到关注,它的火山景观与地质现象齐全,全球各类火山地貌中的80%以上都可以在长白山地区找到。这里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后,将促进对长白山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对长白山火山的进一步研究。(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茅奖作家张炜呕心十年推出新长篇《去老万玉家》

在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王祎看来,瞄准都市新消费新瓶装新酒,反映酒企面对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时,展现出更加主动和探索性的姿态。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传统包装的创新,更扩展至产品创新、品牌定位、消费场景、服务及营销策略等多维度。随着消费者对健康、个性化、体验感、趣味性的需求日益增强,酒企需实现产品、服务、体验有机结合,通过采纳灵活且具有前瞻性的策略以实现持续的长期增长。(完)

各地优化公交专用道通行管理措施 改善交通状况

很多人平时会去“掏耳朵”,那么问题来了,经常掏耳朵是健康的行为吗?我们掏耳朵的方式正确吗?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张宏征2日在广州表示,耳朵里的分泌物,即“耵聍”,它的存在是有一定意义的,包括润滑保湿、保护耳膜等。掏耳朵是为了清理耳朵中的分泌物,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除了是已经影响听力的油性耵聍之外,否则不需要特别干预。

江西景德镇逐“新”而行 助推高质量发展

“观察中国经济的运行情况时,既要看总量,也要看结构,还要看趋势和潜力。从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看,经济总量保持稳定的同时,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也在稳健恢复的过程当中。”近日,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做客《中国经济微观察·专家谈》时表示,我国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可以用一个关键词来总结:稳中有进,这很好地概括了我国一季度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退休6年后被倒查,年近70岁的“老虎”落马

“应出台更多扶持政策和激励举措,积极培育服务链主企业、本土科技型骨干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加有利于创新的浓厚氛围,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江门市市长吴晓晖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断打通束缚创新活力的堵点卡点,才能推动创新资源集聚。

俄罗斯:洪灾持续 奥伦堡市水位刷新纪录

“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在山西持续积极推进。据了解,2023年,全省“一泓清水入黄河”285个工程,已开工213个,完工88个,开工率74.7%,完工率30.9%。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3.6%,首次进入“90+”,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