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调教室

时间:2024-04-26 13:51:28 作者:汕梅高速改扩建项目首座隧道贯通 浏览量:88762

  8月23日迎来处暑节气,“处暑”有“暑气至此而止”的意思,随着8月20日“出伏”,长达40天的“三伏天”终于结束,但是暑热天气的余威仍在,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提醒,昼夜温差开始增大,气候干燥、降水少,所以这个时候的养生在于预防“秋乏”、秋燥和霉菌。

  通讯员 杨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1 防秋燥 养肺饮食宜润

  出伏过后虽然中午依旧热,但是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特别是在处暑节气之后,“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这个时候饮食上要润一点。 “出伏”之后,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渡,气候逐渐干燥,人体的肺气相对旺盛。

  该院老年病科颜延凤主任中医师介绍,中医认为“肺主秋,收敛,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因此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芹菜、菠菜、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宜的膳食有芝麻、菠菜、豆腐、百合莲子汤等,有补肝益肾、开胸润燥、益气宽中、安神养心的功效。

  2 防“秋乏” 养神入睡宜早

  出伏以后很多读者朋友容易感到疲乏,很多人会感到懒洋洋的,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秋乏”。

  对此,颜延凤提醒,出伏之后一直到处暑节气,是天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经过昼长夜短炎热的盛夏,很多人都可能出现睡眠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老年朋友。此时如果不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秋乏”更容易出现。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睡眠问题,可以尝试中医调理。 要减缓“秋乏”,颜延凤建议大家,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时多增加1小时睡眠。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日常锻炼,如早晚散步、打八段锦等。

  3 防霉菌 通风换气宜勤

  出伏以后,温度会逐渐降下来,给了霉菌适宜的繁殖温度,而且出伏后的雨水会逐渐增多,只要空气中的霉菌遇到适宜条件,便会在媒介物上生菌。 夏秋交替时节,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会有所下降,加上气候干燥,皮肤也容易出现多种问题。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孙捷提醒,三伏天的时候空调大开,通风次数少,病菌容易聚集室内,出伏后,要注意通风勤一点,准备换秋装的读者朋友,应把衣物从箱中取出,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有条件的可以用电熨斗熨一下,以减少衣物上的水分。衣物挂起来要保持一定的间隔,以保证良好的通风。皮肤感到不舒服的读者可以到医院皮肤科就诊,排查皮肤疾患。 【编辑:钱姣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加拿大创业协进会表彰2024年度“杰出华裔创业家”

在杜少典的环岛路上少不了游乃蓓的“指路”攻略,“她会每天跟我分享、给我指路。后来我们感情慢慢越来越好,越来越好就在一起了。”杜少典说。

司法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

世界银行特邀能源专家讲师、IEEE PES国际电气委员会储能专委会市场与规划分委会常务理事长李艳分享了《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应用政策及产业投资机会发展新趋势》。她表示,新型电力系统不仅是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柱,更是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绿色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储能技术,作为电力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与发展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储能产业投资发展面临政策、价格、技术路线三个不确定因素,以及赛道、方法、合作方三个确定因素,需要清晰了解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应用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锡林郭勒草原牧民迎春羔

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让我国文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

5100多万名参保人员看病报销更方便

航运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据高海云介绍,中国海运服务网络遍及全球,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航线联系。

行业大咖齐聚成都 为网络视听产业有效赋能

据悉,东方航天港是中国唯一一个既有生产制造又具备发射条件的海上发射母港,生产完毕可直接执行海上发射任务,实现生产、制造、发射一体化。从2019年起,东方航天港成功保障10次57颗卫星海上发射任务,常态化海上发射逐步形成。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