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冷柔女王长靴踩踏男奴

时间:2024-04-27 11:41:05 作者:薛澜:如何给人工智能“装刹车”? 浏览量:39844

  【光明时评】

  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进展成效、国家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有关工作。在教师队伍建设的诸多亮点中,今年9月启动实施的“国优计划”引发广泛关注。

  “国优计划”是教育部计划于今年启动的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支持“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中小学培养研究生层次优秀教师,首批试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以及6所部属师范大学等共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承担培养任务。

  当前,我国已有200多所师范院校,超过700所院校举办师范类专业,为什么还要再专门实施“国优计划”?其背后的初心和愿景是什么?只有准确理解这一关键问题,才能保证“国优计划”实施起来不走样,工作确有成效并行稳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笔者认为有三点至关重要,即在过去强调的“师范院校为主体”“开放灵活”的基础上,再加一条“高质量发展”。可以说,近年来我国在教师教育体系上做出的一系列探索,从“优师计划”,到“协同提质计划”,再到“国优计划”,都是围绕上述三点展开的。

  在“双减”背景下,要保持教育质量不下降,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效能方面就得做加法,教师教育也应当随之做加法。“国优计划”所做的加法,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是研究生学历教师的加法。尽管目前许多一线城市和名校都已经把研究生学历当成招聘门槛,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占比还较低,与经合组织(OECD)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仍然有比较大的提升空间。当然,提高教师的研究生占比,不是唯学历,也不是说研究生就一定能当好老师,更不是说只有研究生才能当好老师。而是从整体上来说,研究生学历带来的更广泛的学习内容和更丰富的学习经历,能够帮助教师站上更为成熟的从教起点,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的专业化程度。

  其次是科学教育教师的加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而要做好科学教育,首先就要有好的科学教育教师,要有具有科学素养的学科教师。从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培养来看,与具有深厚科学基础的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合作开展教师教育,在提高教师科学素养、培育科学精神方面,将成为师范教育的有益补充。

  最后还有教师学习能力的加法。在广义上,那些在高考中表现优异考上了“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通常具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以此为基础,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中选拔人才去从事教育工作,很大概率能够促使全社会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可以说,“国优计划”是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积极探索。事实上,许多地方和学校都做过或者正在进行类似的探索,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曾经实施多年的“4+2”教育学硕士培养制度、上海交通大学正在实施的“3+3”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以及部分省份的教师定向培养制度等。“国优计划”可以从中借鉴经验,通过协同协作形成合力。

  当前,尽管“国优计划”尚处于起步阶段,试点规模有限,但就如何发展教师教育,真正形成师范教育为主体、开放灵活的高质量发展的教师教育体系,其所传递出的指导意义,应该给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带来启示。

  (光明日报 作者:焦师文,系媒体评论员)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周文: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

启动仪式上,一场以海棠花为主题的灯光表演精彩展现,流动的炫光在夜空中编织起一幅如诗如画的光影画面,绚丽的光影演绎繁花似锦的海棠盛景。在光影的交织中,歌手老狼、小刘、西游乐队接连倾情献艺。

微视频|文化润民心

黄河中心医院和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出具的刑事诉讼医学鉴定书上载明,付满仓患有2型糖尿病并糖尿病肾病、脑梗塞,符合保外就医条件。

报告:我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11.36亿个

就在同一天,东北多个省份也同样点题“营商环境”。吉林省表示,要持续做好“放”和“活”两篇大文章,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黑龙江今年将持续完善服务企业的“快速通道”,畅通解决问题的“绿色通道”,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中国农业大学“中非绿洲”项目赴甘肃省石羊河流域调研

“7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先后向河西村派出3名专职驻村干部,共捐赠、发放帮扶专项资金、普惠金融贷款和助农贷款共计约1.02亿元,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了金融活水和发展动力。”建行海北州分行副行长李广为说。(完)

台湾高雄铝业工厂爆炸致二死六伤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驾乘飞船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在轨驻留5个月,先后进行1次出舱活动、1次太空授课,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载荷在轨实(试)验,完成空间站“三舱三船”构型下的平台管理照料,于2023年10月31日安全返回。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