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色妖姬在线观看

时间:2024-04-26 14:55:04 作者:网约车被运政部门追赶致2死1伤?西安警方辟谣 浏览量:12699

  中新网青海玉树8月22日电 题:澜湄青年玉树谈:立江源 眺未来

  作者 潘雨洁 张添福

  “在学校,我结识到来自澜湄各国的朋友,与他们的交往‘唤醒’了我,好像日常生活可以被不断翻新,这让我无比充盈。”21日,复旦大学新闻学系研究生李大武说:“我坚信,诚恳的沟通能够唤起自我与他者、附近与远方的勾连,建立起有效、持久的友谊。”

  当日,“同饮一江水光影耀澜湄”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启动。来自澜湄六国的青年代表围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人文交流”主题展开对话交流。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青海玉树,一路向南穿过中国西藏、云南等省区,后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的天然纽带,也是流域民众繁衍生息的摇篮,孕育出辉煌的文明。

图为澜湄六国青年代表对话交流现场。马铭言 摄

  来自越南的阮光雄认为,年轻的优势在于敢想敢试、心态开放、学习能力强,“但我们可能因缺乏经验而产生误解或偏见,”他说,“交流的第一步是互通、了解彼此,”阮光雄说,“但更重要的,是学会转换立场、主动理解他人需求,发现互补性才能达成共识。”

  “正如中国古语所说,‘百闻不如一见’,”阮光雄表示,“到处走走、亲身经历能够让我们更接近真实,要先愿意去看,才能看得见。”

  大理大学缅甸籍教师张凯琦对此深有同感。在中国五年,她常常用照片或短视频记录生活点滴。在她眼中,许多中国城市非常古老,但生活在其中的年轻人却新潮:“看上去的跟实际上的很有反差,两种气质集于一处,非常有趣。”

  谈及近年来备受欢迎的跨国人文交流及学术合作项目,他们纷纷表示,越来越多澜湄青年从政府间开设的留学项目及奖学金、高校合作、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中收获机遇与成长。

  “例如,2019年在上海复旦大学成立的澜沧江-湄公河青年交流合作中心,其中许多社会实践、高校智库项目都非常有意思、有帮助。”来自缅甸的艾可安补充到。

  除去高校间的学术互动,青年代表们也期待今后有更多诸如研学旅行、文化艺术展览、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人文交流项目,“我们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实时记录、分享体悟,各国媒体也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来自泰国的李娟表示。

  正在中国读书的老挝青年苏朋则认为,分享节日文化是各国青年相亲相近最直接的方式。“比如泼水节,在中国和老挝,民众都会隆重庆祝,各地活动极具特色且富有生机。”

  在交流中,来自复旦大学的李大武分享自己求学期间的心路历程:“起初也曾对未来感到焦虑、迷茫。”后来,他和同学们一道,在暑假参与玉树澜湄源头寻访活动、成为支教队员在当地创建水文化社团;平日里,他在线上课程平台积极与各国同学分享资源,参与学校组织的澜湄美食周,与大家一起绘制澜湄长卷,丰富课余生活。

  经历了一系列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后,李大武称,自己“渐渐找回内心的沉静”。如何为六国青年沟通创造明朗的场域?在他看来,对话要落在实处,“许多问题,做多了自有答案”。

  “在当下互联网环境下,年轻人应有包容温和的心态,才可以观察不同生活方式、体会其中的乐趣。”李大武说,还要在交流中保持真诚,珍惜“同饮一江水”带给六国的天然共性,从被动进入到主动“浸入”,从重视结果到学会与人分享过程中的风景。

  “我们不要因登高望远而忽视平凡的生活。”他觉得,青年应该像澜沧江水流淌过土地一般,从脚下获取实实在在的力量。“一个真实的现在,可以开垦一万个美丽的未来。”(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时政现场说丨延续城市文脉 传承文化匠心

稍早前,日本经济安保担当大臣高市早苗、日本自民党政调会长荻生田光一、前环境大臣小泉进次郎和前国家公安委员长古屋圭司前往靖国神社进行了参拜。

亿缕阳光|“暖”心之春

“我们持续推广‘公司+能人+基地’的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不断扩大联农带农效果,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龙州县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站长、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李琛介绍,2023年龙州推动全县年种植食用菌面积53万平方米,产量6053吨,产值5426万元。

(两会速递)杨政龙:希望大家来香港电影里的“街景”深度游

据介绍,2020年初,东莞市人民政府、香港城市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签署协议,合作举办香港城市大学(东莞)。2022年6月,教育部批准筹备设立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其峙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梁实秋在《雅舍谈吃•蟹》中提到,“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雅俗。”论吃蟹,山西藉藉无名,但在中国产蟹版图上,山西却有一席之地。除陈醋、煤炭、面食,山西也产“大闸蟹”。

《空天猎》陷纠纷

对此,李家超表示,他已在去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兴建“简约公屋”,缩短公屋轮候时间,并设立“在未来5年兴建约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的目标,主要提供给轮候传统公屋3年或以上的申请者,更以家庭申请者优先,增加基层“劏房”户上楼的机会。他希望在房屋问题的解决上做到“加快、加深、做广”,确保市民“有瓦遮头”。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